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工程技術人員的在職繼續教育一方面已經成為其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保持執業資格有效的一項強制性規定,在一定的時段內,必須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學時方可繼續注冊是目前我國大多數執業資格的要求。但現狀是大多數繼續教育僅僅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繼續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一些繼續教育采用了網絡遠程教育的模式,只要在所要求的網站登錄規定的時間即可完成繼續教育,因此相當一部分人員并不是自己登錄學習,而是隨便找個人代替;即使自己登錄也不學習,只是將計算機開在那里計時而已,最后的考試也是由他人代辦,一些單位有專門人員負責完成這項工作。
2、一些繼續教育也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幾百人集中到某一城市,由主辦單位請來一些人員做幾個講座,講的人不認真準備、因而聽的人也不認真,結果是既消耗時間也浪費費用,即使考試也與講座內容無關,人人皆通過。
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正在由審批制向許可制轉變,將執業資格管理及相應的繼續教育等有關職能從政府部門轉交給了不同行業的協會等社會組織,在有效監管手段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繼續教育變味為收費為主、盈利為目的的創收行為。最為離譜的是有些行業繼續教育只要交費就行,與繼續教育毫不相干。
為此建議:
(1)在職能轉變的過程中,要將完善的繼續教育管理配套措施跟上,包括規范的繼續教育程序、內容、效果檢驗以及監管措施等。
(2)加強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自律和誠信監督和懲戒管理,保證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讓繼續教育有成效,確實為工程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提供平臺。